羊续,字兴祖,东汉泰山郡平阳(今山东省新泰市)人。任南阳太守期间,因悬鱼拒贿的佳话,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吏。
羊续初任南阳太守,有位郡丞从其随从口中得知,羊续没别的爱好,就爱吃鱼,便特地带了一条当地特产的大鲤鱼亲自送来。羊续十分为难,若不收,就扫了郡丞的面子;如收下,又怕其他官员纷纷效仿。于是,他灵机一动,很客气地将鱼收下了。但是,既没吃鱼也没送人,而是将鱼“悬于庭”。那位郡丞不久后又送鱼来,羊续便指着庭院中的那条鱼说“你上次送的鱼,我还没吃完,怎好再收?”郡丞一听便明白了羊续的用意,惭愧地走了。南阳境内其他官员和富豪经常打听那条鱼的情况,以便能送鱼给羊续“略表心意”,但是直到鲜鱼变成干鱼,鱼还依然挂在庭院中,郡中官吏十分震惊,从此,再也没人敢送礼了。因此,后世有“前庭悬鱼”、“羊续悬鱼”的成语传世。明朝于谦有感此事曾赋诗曰:“剩喜门前无贺客,绝胜厨内有悬鱼。清风一枕南窗下,闲阅床头几卷书。”
“好船者溺,好骑者堕,君子各以所好为祸。”喜欢乘船的人容易溺水,擅长骑马的人往往会摔伤。某些官员,其爱好一旦不加约束,再不注重细节,便容易成为祸端,甚至沦为“腐媒”。这就启示我们,要约束自己的爱好,要从细微之处开始遏制腐败。
历朝历代的先贤都是讲究约束自己爱好的。对官员来讲,慎示所好或不示所好,尤为必要。因为“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”。古今一“律”,高官也好,小吏也罢,显露甚至炫耀自己的兴趣爱好,就很容易被人看在眼里,如若被别有用心者投其所好,这一“糖衣炮弹”不是一打一个准么?是故,将自己的嗜好示人,如示大坝“缺口”,暴露己之弱项——因此被“下套”,直至戴上“枷锁”,泥足深陷,悔之晚矣。
“悬鱼太守”羊续就是慎微的典范。可能,许多人觉得收一条佐酒之鱼无伤大雅,羊续这样做未免矫枉过正。然而,“夫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,岂独伶人也哉?”人做事常常因为不注意细节而失败,聪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爱的人或物逼到困境。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也有独到见解:“克己必须要扫除廓清,一毫不存方是,有一毫在,则众恶相引而来。”不仅要讲大节,也要注意小节,决不给自己留一丝一毫的死角。尤其是为官者,今儿收一条鱼,明天收两瓶酒;慢慢地,“贪婪症”就会在身上种下“病灶”——私欲的口子一旦打开,洪水猛兽一般,怎可拦截?羊续深知其中厉害,所以未雨绸缪、防微杜渐,唯恐在物欲横流中迷失自我。
从“悬鱼太守”说到约束爱好和慎微,此间种种,对于当下各级领导干部来说,很值得细细品味,道理都懂,但是关键在于能否“知行合一”。如能慎示所好、慎微,不收文玩雅礼,拒收茶酒土产,拒绝大小红包,则能筑起欲望的“防波堤”,并在爱好与权力之间筑起一道“防火墙”。(驻发改委纪检监察组 高静)